+

首页>

当前您的位置: 首页 > 原创作品 > 正文

【红笔时评】清明祭英烈 赓续红色基因勇当逐梦先锋

时间:2025-04-03 浏览量: 作者:罗建华

近日,退役军人事务部、全国少工委联合印发《关于开展“赓续·2025·清明祭英烈”活动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在4月份部署开展以弘扬英烈精神、赓续红色血脉为主题的宣传教育活动。(4月3日人民网)

清明,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也是人们慎终追远、祭奠逝者、缅怀先烈的最重要的祭祀节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英雄的故事,把红色基因传承下去,确保红色江山后继有人、代代相传。“赓续·2025·清明祭英烈”活动,重点聚焦群众性纪念缅怀活动、“红领巾向英烈致敬”实践活动、走访慰问烈属活动,指导各地各部门充分利用与抗战有关的烈士纪念设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资源,组织少先队员就近就便到烈士陵园祭扫献花,结合实际开展“红领巾讲解员”等活动,常态化开展为烈士寻亲,为烈属家庭解决实际困难。同时,深入开展网上爱国主义教育,以中华英烈网为主阵地开通在线祭扫平台,以其他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为载体策划推出主题直播、专题节目、系列融媒体报道等,宣传弘扬英雄烈士、抗战老兵英勇事迹,引导社会各界铭记历史、缅怀先烈,唱响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时代旋律。

英雄烈士是民族的脊梁、时代的先锋。近代以来,约有2000万名烈士为了谋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而英勇牺牲。他们矢志不渝、前赴后继,以炽热的信仰信念、炽烈的家国情怀,书写了感天动地的伟大史诗,谱写了气吞山河的英雄壮歌。饮水思源,永志不忘,对一切为国家、为民族、为和平付出宝贵生命的人们,不管时代怎样变化,我们都要永远铭记他们的牺牲和奉献。将英雄烈士保护纳入党和国家功勋荣誉表彰制度体系;出台英雄烈士保护法、民法典设置保护英雄烈士专门条款;按照国家规定在教育、就业、养老、住房、医疗等方面积极为英雄烈士遗属提供优待;连续11年共迎回了981位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近年来,从设立烈士纪念日,到实施英雄烈士保护法;从宣传弘扬英雄烈士事迹和精神,到做好烈士遗属抚恤优待、保护烈士合法权益,我国尊崇褒扬英烈、传承英烈精神的实际行动越来越多。

精神生生不息,事业薪火相传。每一次对英烈的致敬,都是一次精神洗礼。无论在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和平时期,总有英雄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在生死关头临危不惧,以生命赴使命,毅然完成历史交付的使命任务,筑就民族复兴征程的闪亮灯塔。今天,我们缅怀英烈,就是要赓续英烈精神,砥砺家国情怀,继承他们的遗志,发扬他们的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争做真心英雄,勇当逐梦先锋,在他们用生命和鲜血开辟的道路上不懈奋斗、永远奋斗,把英烈们流血牺牲打下的红色江山守护好、建设好,把中国式现代化这一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事业推向前进,这是对革命先烈的深情告慰,也是我们的责任和使命。奔赴充满光荣和梦想的远征,面对前进道路上的“娄山关”“腊子口”,我们要在抚今追昔中清心明志,在传承英烈精神中勇毅前行,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而团结奋斗,努力创造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无愧于先辈的辉煌业绩。

英雄烈士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脊梁,是每个时代都不能遗忘的精神丰碑。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5周年,以“赓续·2025·清明祭英烈”为主题开展宣传教育活动意义重大。回顾过往的奋斗路,红色政权来之不易,新中国来之不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之不易。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寄托着中华民族的夙愿和期盼,为了这一事业,无数先辈筚路蓝缕、披荆斩棘,进行了艰苦卓绝的奋斗。眺望前方的奋进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是新时代新征程党和国家的中心任务。借助清明祭英烈活动,我们每个人都要积极行动起来,继承先烈遗志,勇担时代重任,共同唱响弘扬民族精神、激发爱国主义的主旋律,让崇尚英雄、争做英雄在新时代新征程蔚然成风,凝聚起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磅礴伟力。

(作者:罗建华  初审:陈超  二审:宁云平  责编:文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