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9日,“百师进百校”全民美育发展研讨会暨“敦煌银龄美育星光盛典”启动仪式于北京圆满举行。来自各界的精英齐聚,深入探讨全民美育,尤其是“银龄美育”这一新兴领域的发展路径。在老龄化进程不断加速的当下,“银龄美育”已成为提升老年人生活品质、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所在。(4月10日中新网)
据权威预测,到2025年,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将突破3亿大关,占比达21%,65岁以上老年人占比达13.7%,深度老龄化社会正快步来临。在此背景下,老年人的精神文化需求日益凸显,亟待满足。“银龄美育”作为一种创新的文化养老模式,以艺术滋养为核心,在老龄化社会治理中展现出独特价值。
从个体生命体验的角度来看,“银龄美育”为老年群体搭建起情感寄托与价值延续的平台。退休后,老年人脱离了忙碌的工作节奏,急需新的生活重心来充实精神世界。参与绘画、书法、音乐、舞蹈等美育活动,能让他们在艺术创作与欣赏中重拾生活乐趣,重燃生命活力。河北省承德市高新区滨河社区老年大学开设多样化课程,老人们在这里学习新知识、结交新朋友,身心愉悦,幸福感油然而生。“银龄舞韵・岁月生辉” 项目通过舞蹈艺术教育与形体美学培训,不仅为老人提供展示自我的舞台,更借助艺术疗愈帮助他们保持乐观心态,提升生活幸福感。
从社会发展的维度审视,“银龄美育”以艺术为纽带,打破代际隔阂,促进代际共融。在社区组织的老少共学艺术活动中,老年人的人生阅历与年轻人的创新思维相互碰撞。年轻人能从老人身上汲取为人处世的智慧与对艺术的执着,老人也能从年轻人那里感受时代气息,双方相互理解、相互学习,形成代际和谐、文化共生的新型社会关系,这对传承社会文化、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具有深远意义。
进一步推动“银龄美育”惠及更多老年人,仍需社会各界协同发力。政府应强化政策引领,加大资金支持力度,鼓励社区、老年大学等机构开展形式多样的美育活动,完善老年美育服务体系。教育界与艺术界专业人士应积极投身老年美育教学,以专业知识提升美育活动质量。同时,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搭建线上美育平台,打破地域限制,扩大老年美育覆盖面。
“银龄美育”为老年人开启了通往幸福生活的大门。通过参与美育活动,老年人得以丰富精神世界、延续自我价值、促进代际和谐,让晚年生活绽放别样光彩。期待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银龄美育”不断发展壮大,让每一位老人都能在艺术的熏陶中享受幸福晚年。
(作者:关育兵 初审:陈超 二审:宁云平 责编:文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