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当前您的位置: 首页 > 原创作品 > 正文

【红笔时评】“中国好书”树标杆,馥郁书香满神州

时间:2025-04-25 浏览量: 作者:李兆清

在中宣部指导下,由中国图书评论学会组织评选的2024年度“中国好书”日前揭晓,共有42种图书入选。(4月24日《人民日报》)

当下,全民阅读的风潮席卷神州大地。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图书馆,四处可见公众阅读的身影。书山有路勤为径,公众在阅读中全力实现全面发展。

全民阅读正当时,文化素养节节升。屠呦呦发现青蒿素,是从历代医学典籍、本草中汇总出2000多个治疟方药。樊锦诗主编“解读敦煌”丛书,凝聚着数十年如一日精研典籍的心血。他们潜心阅读,在各自领域取得成功,为推进全民阅读树立了好的榜样。在榜样引领下,人们积极参与全民阅读,努力在阅读中提升科学文化素养、道德文明素养。互联网时代,阅读的方式多种多样。有人喜欢纸质书的芬芳,有人喜欢电子阅读的便捷。无论是纸质阅读,还是电子阅读,条条大路通罗马,都能锦上添花。

“中国好书”范围广,精神食粮很充盈。每年出版的书籍汗牛充栋,提供了丰富的精神文化食粮。然而,人的精力毕竟是有限的,看完全部书籍的可能性很小。公众阅读,会选择好书。什么样的书算好书,每个人的观点各不相同。2024年度“中国好书”,由中国图书评论学会组织评选,很有权威性、公信力。中国图书评论学会组织评选的2024年度“中国好书”,年度荣誉图书2种,主题出版类8种,人文社科类9种,文学艺术类9种,科普生活类3种,少儿类11种,另有20种图书入围。2024年度“中国好书”,覆盖广泛。

文艺创作加把劲,更多好书来面世。上榜的“中国好书”,是千挑万选出来的。羡慕上榜的“中国好书”,更应在创作上加把劲,努力推出更多好书。人民群众对美好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日益强烈。阅读好书,可以满足公众的需求。作家柳青到陕西省长安县后黄埔村落户,身体力行投入田间生产,才有了鸿篇巨制《创业史》。板凳坐得十年冷,文艺工作者应当沉下心来、深入基层、扎根人民,收集好的创作素材,用心推出更多更好的带泥土、沾露珠、冒热气、接地气的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作品。

全力以赴提素养,强国复兴挑大梁。全国人民正在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不懈奋斗。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不断成长进步,才能挑起强国复兴的大梁。阅读,是获取信息、提升水平的重要途径。学习、工作、生活再忙,都不能忘记阅读。阅读,可以拓宽视野,启迪思维,净化灵魂。相关方面推出“中国好书”,这只是万里长征第一步。阅读“中国好书”,从中汲取精神养分,努力实现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学习、工作、生活,才能更加得心应手、应付自如。

全民阅读正当时,“中国好书”树标杆。开卷有益,让我们从“中国好书”中汲取营养,全力提升自我,实现全面发展,更好地担负起强国复兴的大梁!

(作者:李兆清  初审:陈超  二审:宁云平  责编:文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