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当前您的位置: 首页 > 原创作品 > 正文

【红笔网评】练内功补短板化解人工智能成长焦虑

时间:2025-04-28 浏览量: 作者:张全林

中共中央政治局4月25日下午就加强人工智能发展和监管进行第二十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学习时强调,坚持自立自强,突出应用导向,推动我国人工智能朝着有益、安全、公平方向健康有序发展。明确推进人工智能发展的战略方向,就等于为中国人工智能发展装上了“新引擎”。

有益的人工智能,才是所爱。作为科技创新,发展人工智能必须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造福人民。我国数据资源丰富,产业体系完备,应用场景广阔,市场空间巨大,有充分的条件推动人工智能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构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体系,助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开辟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新赛道。

人工智能向有益的方向发展,需要对齐人类价值,确立结合人类价值体系和认知架构的人工智能评级标准,开发更加符合人类需求的人工智能。制定完善适应新阶段新特征的创新政策,支撑场景创新和需求牵引,与技术研发形成良性循环。同时,谋划建设好大场景、多对象的数据平台,充分发挥新一代人工智能的赋能作用。

安全的人工智能,才能行远。人工智能是一把“双刃剑”,并非百利而无一害。它在给各行各业注入强大动能的同时,负面作用也日益凸显。随着各类AI技术的广泛应用,利用AI诈骗案件层出不穷,日渐多发。除利用AI换脸诈骗外,还有人利用深度合成技术,炮制淫秽视频等不实信息,赚取大量流量获利。从社会安全的层面看,当下要做的是加快制定完善人工智能法律规制和伦理规范,保证扬利抑弊,向善而行。

在国家安全层面,决定人工智能安全的关键在于芯片、算力等核心领域。必须认识到我国在这些方面还面临诸多挑战,仍需苦练内功,持续加强基础研究,在基础理论、方法、工具等方面取得突破,集中力量攻克高端芯片、基础软件等核心技术,构建自主可控、协同运行的人工智能基础软硬件系统。

公平的人工智能,才有前景。统筹推进算力基础设施建设,深化数据资源开发利用和开放共享。降低政策和技术门槛,吸引更多的业者有条件在AI领域畅想遨游。推进人工智能全学段教育和全社会通识教育,让更多的人学会并能够熟练驾驭人工智能。通过综合优化,降低人工智能模型成本,让更多的人用得起。

人工智能应该也可以是造福人类的国际公共产品。广泛开展人工智能国际合作,帮助发展中国家加强技术能力建设,为弥合全球智能鸿沟作出中国贡献。积极倡导各方加强人工智能发展战略、治理规则、技术标准的对接协调,推动形成具有广泛共识的全球治理体系和标准规范,为人工智能公平可及保驾护航。

人工智能为人类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同时也带来前所未有的风险挑战。把握人工智能发展趋势和规律,制定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制度、应用规范、伦理准则,构建技术监测、风险预警、应急响应体系,确保人工智能可靠可控,向着有益、安全、公平的方向健康有序发展。

(作者:张全林  初审:陈超  二审:宁云平  责编:文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