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当前您的位置: 首页 > 原创作品 > 正文

【红笔网评】“九三大阅兵”让中华民族共同体牢不可破

时间:2025-09-04 浏览量: 作者:金梅

2025年9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习近平主席在重要讲话中指出:“在中国共产党倡导建立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中国人民以铮铮铁骨战强敌、以血肉之躯筑长城,取得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侵的第一次完全胜利。”“中国人民同仇敌忾、奋起反抗,为国家生存而战,为民族复兴而战,为人类正义而战。”这场阅兵不仅展示了中国的国防力量和军事现代化成就,更深刻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共同历史记忆、团结精神与国家认同,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实践。

共同历史记忆强化民族认同。“中华民族共同体”首先意味着共同的历史记忆,开展“大阅兵”就是在回顾和铭记这段全体中华儿女共御外侮、生死与共的历史。这场战争不是某一个党派或群体的战争,而是包括56个民族、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等所有民族在内的全体中华儿女共同参与的,捍卫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的伟大斗争,是在中国共产党中流砥柱的坚强领导下建立起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历经共同的苦难与抗争,赢得共同的胜利与荣耀。洪秀柱、苑举正、王炳忠等岛内名人顶着压力纷纷出席“大阅兵”,就是在帮台湾同胞寻找这段共同的历史记忆,就是为了和台湾同胞一起分享和纪念共同的胜利。

民族团结彰显共同体凝聚力。阅兵式上,自主研制的先进武器装备、整齐划一的受阅方队,展现的是一个强大、现代、团结的国家形象,生动体现了国家的强大和民族的团结,也传递了“中华民族是一个整体”的强烈信号。受阅官兵来自五湖四海,作为一个整体接受检阅,本身就是“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缩影。各族代表共同见证“同升一面旗、共爱一个家”的盛典,让各民族团结统一、兼容并蓄、相互依存、相互亲近,无疑进一步增强了民凝聚力。一个强大的国家是维护各民族共同利益、保障繁荣发展的坚强后盾,让每一位中华儿女共享胜利荣耀与建设成就,深切感受到强大的祖国带来的安全感与自豪感。

爱国主义精神激发全民族情感。“9.3大阅兵”是一场全体中国人参与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14年的持久抗战让中华民族空前团结,打败了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今天,抗战老兵、道德楷模,各行各业的精英现场观礼,各族人民通过屏幕线上观礼,屏幕上被“爱我中华”“祖国万岁”刷屏,构成了一幅14亿人缅怀先烈、铭记历史,珍爱和平、开创未来的全民族行为艺术。大阅兵让所有国人的爱国热情一起迸发,超越了地域、民族和文化的差异,产生巨大情感共鸣,这种情感超越了时空界限,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前途紧密相连,形成了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使人们更加坚定地认同民族整体利益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理想。

复兴中华理想凝聚全民族力量。正如习近平主席所说:“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势不可挡!”“大阅兵”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一次盛大的国家叙事、民族教育和情感动员,极大增强了全体中国人民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同感、归属感和自豪感,彰显了中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实现民族复兴的决心。中国人对来之不易的和平的守护、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决心,构成中华民族走向未来的共同意志。大阅兵所激发的爱国热情和民族凝聚力,最终将转化为推动国家发展、维护社会稳定、促进民族团结的强大动力,激励全体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国梦”而共同努力奋斗。

(作者:金梅汉江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责编:文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