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2023年12月12日07版)把冰山扔进火山会怎样,被划破的航天器如何自动“愈合”,海到底有多深……近年来,一些院士、专家走出实验室、大学教室,在网络平台上以短视频、直播等方式讲授科普知识,广受好评。科学家成为“科普达人”,提升了科普的专业性,带火了年轻人对科学的热爱。有些科学家非常擅长讲故事,把科学知识讲得深入浅出,可以帮助大众理解专业化的科研成果。他们以和蔼可亲的形象、风趣幽默的谈吐、...
近日,湖北省社科联开展第三届“最美社科人”推选,武汉理工大学郭国祥教授荣获“最美社科人”称号。郭国祥教授作为武汉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学术带头人之一,在知名刊物上发表论文150多篇(其中CSSCI期刊60多篇),每年上课1000多节,每年从事理论宣讲30余场次,每年指导硕士博士研究生20多名……30多年来,郭国祥教授坚守立德树人的初心,牢记为国育才的使命,默默耕耘,坚定做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者和传播者,将新时代社...
“如果一天没有学习,没有写作,没有思考,我就会像没有吃饭那样难过。”“60岁之后出版的著作比60岁之前多了2.4倍,刊发的文章比之前多了4.8倍。”在“湖北省第三届最美社科人”发布仪式上,92岁的荣开明用铿锵有力的声音向观众自豪地说出了这两句话,广大观众无不为之敬佩和感动。荣老用不懈奋斗的一生书写了湖北社科人的荣光,为湖北社科人树立了一座不朽的丰碑。古文曰“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为时”“为事...
伟大事业呼唤社科力量,追梦征程需要先锋引领。近日,湖北省第三届“最美社科人”发布仪式在汉举行,10位社科工作者获得第三届“最美社科人”荣誉称号。该评选活动已连续举办三届,旨在选树一批在严谨治学、立德树人、服务社会等方面有突出贡献的社科工作者先进典型,进而激励和动员全省社科人才赓续使命担当,为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荆楚篇章贡献社科力量。君子之学必日新,日新者,日进也。学术创新、精业笃行是社...
扎根时代守初心,勇于担当践使命。近日,湖北省第三届“最美社科人”发布仪式在汉举行,10位扎根荆楚大地、践行社科精神的社科先锋收获了“最美社科人”荣誉。立足平凡岗位,勇当时代先锋,“最美社科人”用拳拳忠诚之心、一以贯之的坚守、责无旁贷的担当,奏响了时代强音,诠释了“最美”含义。“最美社科人”的“最美”,不是一个形容词,而是一把标尺、一个标杆。对社科人而言,理想,就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治学,就要求...
近日,华中师范大学杜时忠教授等10人被授予第三届“最美社科人”荣誉称号,这项殊荣传递的是公众对社科人的尊崇与认同。他们身上,具备了这个时代所稀缺或者珍视的价值之美和精神之美。而在“最美社科人”杜时忠教授这里,大家不约而同地读到了十分可贵的文化基因和精神内核。将小我融入大我,笃定“一生只做一件事”的文化信仰和价值追求。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在德尔斐神庙上刻下这一铭语:认识你自己。“认识你自己”成为千...
近日,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王雨辰教授荣获湖北省第三届“最美社科人”殊荣。他投身哲学研究四十余年,不仅成为我国西方马克思主义和生态文明理论研究的“开拓者”和“领路人”,而且先后当选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和湖北省“先进工作者”。从王雨辰教授的为人、为师、为学中,我们可以捕捉到“最美社科人”的可贵品质...
11月20日,由湖北省社科联主办、湖北广播电视台承办的湖北省第三届“最美社科人”发布仪式在武汉成功举行。王雨辰、田传茂、杜时忠、李建中、李莉、汪习根、张安录、孟华平、荣开明、郭国祥等10位“最美社科人”的最美事迹,感人至深,催人奋进。一个国家的发展水平,既取决于自然科学发展水平,也取决于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水平。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哲学社会科学工作,主持召开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
近日,湖北省第三届“最美社科人”发布仪式举行,10位社科先锋以扎根荆楚大地、赓续中华文脉、展现社科担当的动人事迹,在湖北社科界的璀璨星空熠熠闪光。湖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江汉文明考古研究中心主任孟华平“最美社科人”位列其中,他潜心荆楚考古研究30余年,倾注心血致力于让千古文物“活起来”,以肩上之责、手中之铲、笔下之墨、内心之爱书写了“探未知、求本源”的精彩华章,为“最美社科人”作出了生动注脚。用...
以科技的力量赋能文物保护,以创意的活水激发文化创新。通过“云游长城”小程序,可在线沉浸式体验“爬长城”“修长城”;为敦煌每个洞窟、每幅壁画、每尊彩塑建立数字档案,让更多人更便捷地领略莫高窟魅力……数字技术的迅猛发展,助力历史文化遗产呈现出崭新的面貌,也为其保护与传承提供了新路径。历史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宝贵资源。在保护好历史文化遗产的基础上,更好挖掘其多方面价值,使其融入当下人们的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