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里,北京图书大厦人流涌动。一楼大厅里,读者手捧刚刚出版的《习近平文化思想学习纲要》,在墨韵书香中热切阅读着。这本近7万字的权威辅导读物,全面反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文化领域的原创性贡献,系统阐释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核心要义、精神实质、丰富内涵、实践要求。习近平文化思想蕴含的科学真理价值、彰显的强大精神力量、充盈的博大文化情怀、展现的鲜明实践品格跃然纸上,发人深思。“中国式现代化赋予...
学生在校期间受到人身损害的责任划分问题,因容易引发家校纠纷而广受关注。近日,媒体公众号推送的几起典型案例,可以给我们一些启示。北京市延庆区人民法院日前审理了一起教育机构责任纠纷案件:小李是就读于某中学的初三学生,一次体育课上,他在练习一项球类中考体育项目时摔倒受伤。法院认为,本案事故发生时小李系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通过综合考虑课程设置是否合理、运动场地及器材等是否存在缺陷、任课教师事发时的工作...
近日,教育部等三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切实抓牢幼儿园和小学近视防控关键阶段防控工作的通知》,要求前移防控关口,抓牢幼儿园和小学近视防控关键阶段,有效减少幼儿和小学生近视发生,推动全国和各地儿童青少年近视率以更快速度下降。《通知》从创造条件保障充足户外活动时间、着力改变家长重治轻防观念、主动改善视觉环境等八个方面,明确了近视防控的具体要求。减少“小眼镜”存量,遏制“小眼镜”增量,呵护儿童青少年的明...
11月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学前教育法》获表决通过,将自2025年6月1日起施行。它的出台填补了学前教育法律的空白,实现了学前教育法律从“0”到“1”的突破,系统构建了中国特色学前教育法律制度体系,为办好学前教育提供了法治保障。这对推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安全优质发展,夯实教育强国建设基点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是我国教育法治建设和学前教育发展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学前教育的高质量发展,迫切呼唤坚实的法治...
日前,教育部等十七部门联合印发《家校社协同育人“教联体”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推动各地全面建立家校社协同育人“教联体”。《方案》明确了“教联体”的内涵、各主体的职责任务、总体目标,为推动家校社协同育人工作落实落地,促进儿童青少年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提供了具体指导,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现实意义。“全社会要担负起青少年成长成才的责任”“各级党委和政府、社会各方面要切实做好与儿童事业发展有关...
教育惩戒,本是为学生成长纠偏的一种正常教育行为,却被不少教师视为畏途。一面是“再不把戒尺还给老师,这代孩子就完了”的疾呼;一面是老师不想接戒尺,“不敢管”也“不愿管”的现实。家长对“戒尺”有疑虑。近年来,个别教师出现以体罚代替教育惩戒,让孩子的身心受到伤害。部分家长因此对“惩戒权”警惕性高、敏感性强。教师对“戒尺”也有疑虑。有的自媒体对教师教育惩戒误解歪曲,使当事教师和学校成为舆论批评的对象;...
“文艺是国民精神所发的火光,同时也是引导国民精神的前途的灯火。”1925年,“文化新军的最伟大和最英勇的旗手”,一生致力于以文学启蒙国民、推动民族觉醒的鲁迅先生,在《论睁了眼看》一文中对文艺的重要作用作出这一振聋发聩的论断。在多个场合,他还一再阐述“要改造国人的精神世界,首推文艺”的鲜明主张。“为什么要高度重视文艺和文艺工作?”在2024年第20期《求是》杂志重新发表的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10月15日在文艺工...
10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参赛学生代表回信,对他们予以亲切勉励并提出殷切希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创新是人类进步的源泉,青年是创新的重要生力军。希望你们弘扬科学精神,积极投身科技创新,为促进中外科技交流、推动科技进步贡献青春力量。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创新发展和青年创新人才队伍建设,强调“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
奋力书写新时代新征程教育强国建设崭新篇章中共教育部党组教育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之基。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对新时代新征程加快建设教育强国作出系统部署,向全党全社会发出建设教育强国的动员令。教育系统将坚定不移抓好落实,勇担兴教强教新使命,不断开创工作新局面。 增强加快推进教育强国建设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深入分析建设教育强国的实践基础、面临形势,系统阐释教育...
赖清德日前在台北发表所谓“双十”讲话,不仅继续鼓吹“互不隶属”的“新两国论”,而且对抗思维更强、挑衅意味更浓,蓄意加剧两岸紧张局势,破坏台海和平稳定。赖清德的讲话理由荒谬、逻辑混乱,但因其七拼八凑、刻意包装,导致岛内及国际社会一些人受到蒙骗,看不清其掩盖“台独”分裂图谋的欺骗性和进行谋“独”挑衅、破坏台海和平的危害性。因此,确有必要撕下其包装、分析其“独”性,以正视听,以警世人。台湾自古是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