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筹:查昭、伍佳佳策划:詹蔷、王舒娴编辑:郭蕾设计:夏潇然
虎踞金岗山,临汉江看云卷云舒、浪奔浪流,龙盘净乐宫,抱琴看鹤去,枕石待云存浩气。这就是郧阳师范专科学校的地望。5000年前,楚国800年始都丹阳在汉水辉煌400年;孔子在这里听到了“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3000多年前,这里始作大岳太和山。2000多年前,秦王立县名为武当县;600多年前,明太祖将其改为均县。1981年,为了服务南水北调,我的母校就像“吉普赛人”一样进行了第五次搬迁,来到...
城市拥有空间与产业资源,高校拥有人才和科学资源。高校与地方理应是互相补充、互相推动、互相促进、互相融合的关系,但在实际发展过程中,却存在高校与地方融合“两张皮”、一头热的问题。汉江师范学院作为地方应用型高校,通过人才培养、技术合作、社会培训等多种形式,持续构建面向地方发展需求的产教学研融合体系,与地方在共建共享中,有效助推了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但也存在双方联系不足、互动不够、融合不深的问题,为...
十堰市作为重要的水源地,水体修复对于保障广大居民的饮水安全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水体修复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改善水环境质量,可以恢复水生生物多样性,提升城市整体生态环境水平。水体修复不仅有助于改善居民的生活环境,还能促进十堰市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良好的水环境是吸引投资、发展旅游业等产业的重要基础。十堰市地处秦巴山区,地形复杂,山地、丘陵、盆地交错分布,这种特殊的地理环境使...
在“网络强国建设”提出十周年之际,“红笔红 汉水清 郧阳美”网络作品征集活动开启,不仅是对“网络强国建设”十年成果的一次宣介,也是通过对“红笔”的深入探索,更是以活动为媒,让社会各界了解汉江师范学院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生动实践。这一活动不仅彰显了新时代下校地共融的新风貌,更为“南水北调”爱水护水和郧阳区改革发展新成就的宣传提供了有力支撑。红笔,作为湖北省重点网评阵地,承载着传递正能量、引导舆论...
我是湖北宜昌人,在来十堰上学之前,我对十堰了解不深。2021年高中毕业,拿着录取通知书,双脚踏进十堰的土地后我才了解到,十堰是一片拥有丰富红色文化的土地。进入汉江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开始我的大学学习后,我接触到了“红笔”网友俱乐部这一平台,我知道“红笔”网友俱乐部是由一群正能量、自觉信仰马列真理的青年师生组成的网络评论写作兴趣团队,宗旨是“以自己手中的红笔承继革命先辈遗志,通过网评作品传播弘扬...
水环山拥风华茂,万古一地大郧阳。自2014年郧县撤县设区改为郧阳区后,郧阳耕耘不辍,用奋斗书写了灿烂的发展篇章。做活护水文章,彰显郧阳担当。三千里汉江过境十堰216公里,郧阳境内占63%;丹江口水库水域面积近1050平方公里,郧阳境内占14%;丹江口年入库水量394.8亿平方米,郧阳境内汇水量占70%。作为南水北调“大水井”,郧阳切实担负“一库净水北送”的政治使命,坚决守好核心水源地,扛牢守井人职责。掘地三丈排污净土、...
郧阳区隶属十堰市,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区,历史悠久,人杰地灵,被誉为“南水北调大水井,万古一地大郧阳”。这里是生态宜居的好地方,环境优良,风光优美,气候适宜,空气质量好,森林覆盖率高,城区建设日新月异。我的外婆是一名长寿老人,一直生活在郧阳的美丽乡村,今年已经九十岁了,仍然眼不花,耳不聋,生活基本能够自理。设区这十年来,郧阳实施绿色发展战略,乡村振兴方兴未艾,乡村建设日新月异,大力发展生...
近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面向社会发布登月服征名活动,并首次公开中国登月服外观。网友们积极留言,星铠、天衣、月光宝盒等各具特色的名字纷纷出炉。这场引燃全民参与热情的登月服首秀,展示了强大的中国自信。航天服是载人航天任务中必需的防护装备,为航天员提供生命保障和作业支持。目前全世界只有少数几个国家具备航天服自主研制能力,中国就是其中之一。“登月服首秀”,展示的是浩瀚星空里的中国力量。“登月服首秀...
今年国庆假期,全国多地体育赛事如火如荼。10月5日,时隔5年恢复举办的武汉网球公开赛将再度掀起“网球热”,1贵州“村超”足球友谊赛、云南帆船公开赛激发大众参与热情。同时,高水平赛事推动“文体商旅”深度融合,“跟着赛事去旅行”展现度假新趋势,让“十一”黄金周成为“赛事黄金周”。赛场内外“中国红”绚丽夺目,共庆新中国75周年华诞。群众体育、竞技体育、体育产业全面发展,凝聚起建设体育强国的强大动力。在今年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