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的表达,都是借助语言、符号的。而符号也是语言。所谓的万物皆语言,皆媒介。而语言则是各种模态的。它和人的五官接受语言的各个部位、各种形式有关。文字是一种主要的语言。人类文明的成果,很大程度上是由文字建构的。人类花了大量的精力丰富文字构建文明,因此文字也最复杂。这里要谈的,是文字作为一种语言,如何建构评论这种文体。如果说,语言、符号作为基本元素,形成各种叙事体的逻辑,那么可以说,“短视频语言...
编者按:时代有多壮丽,评论就有多滚烫。网络评论是全媒体时代潮流下传播正能量、弘扬主旋律的一种新形式,旨在运用融合思维阐述个人观点、为时代和人民鼓与呼。当前,不少网络评论作者特别是刚接触网评写作的新作者,对于网络评论写作方法不是很了解。即日起,荆楚网(湖北日报网)东湖评论推出“东湖充电宝”栏目,对话全国优秀网评专家、作者,分享网络评论写作方法,一起向“网”而行,聚光成光。近年来,随着全媒体、互联...
——我和“红笔”共成长我是在网评江湖认识胡文江教授的。十年前在东湖评论、天府评论、红辣椒,我和胡文江老师都是活跃的作者。当时对他的印象一个是评论作品产量大,再一个就是热爱点评其他作者的评论作品。他慷慨激昂,不避亲疏,总能点明一篇文章“好在哪里,弊在何处”。当时,我悄悄给文江老兄起了个“文侠”的外号。后来,随着和文江兄交往的加深,我知道他从2014年开始就办了个叫“红笔”的评论平台。十年时间不短,...
文图 宁云平(未经许可,如有抄袭,视为侵权)序言时间,在回望中方感深沉;情怀,在沉淀后更显真挚。翻开桌边一角的日历,转眼,2023年已来到岁尾。一年的时间很短,短到仿佛如梦一般悄然过去,但似乎也很长,因为“黄金搭档”付出了很多,成长了很多,收获了很多,每一天都过得很充实,步履更坚定。(一)提前谋划——这是我们最醒目的“金招牌”犹记得开年之初,为创作春节好作品、展现新年新气象,我们瞄准日历上的每一个时...
2023年12月25日,由中央网信办主办的2023中国正能量网络精品征集展播活动正式启动。今年的活动把“网味”“网感”作为精品遴选的重要标准。于网络评论而言,网感是网评作者为适合网络环境传播的内容生产与传播所具有的理念、素养和能力,是网络评论价值判断的重要指标。网感是网络内容与网络用户心理共振的关键。网络评论的网感主要包括心理接近性、情绪共振性、知识有用性等。强调心理接近性,是指网络评论的内容和形式要与网...
——网评创作可以让人有全方位的提升最初是一种“盲写盲投”的状态,很少有作品发表,这样的状况持续了半年之久。后来主动联系编辑老师请教、沟通、交流,一起分析文章一直未刊发的原因。网评作者很多时候就是一个“孤勇者”,始终对网评写作保持激情、热情和信心,永不言弃。一年刊发了200余篇网评文章,没发表的文章恐怕还不止200余篇。通过和搭档、老师、编辑之间的反复沟通和交流,使固化思维向发散思维转变,从...
回首与网评结识的日子,有四个关键词伴随着整个写作历程。第一个词是“感谢”。2021年5月的一天,我在偶然的机会下接触到了荆楚网东湖评论,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根据电视剧《小舍得》中“鸡娃”教育的问题,我写下题为《兴趣是启蒙教育的催化剂》的网评文章,提出要以兴趣教会孩子成长,让家长主动参与到子女的学习中来,文章很快发表,这也成为我真正意义上第一篇公开发表的网评文章,给了我极大信心和鼓励。时至今日,我已在东...
人世间的缘分往往早已注定,2019年夏天邂逅网评。尽管当时比较陌生,也担心会写不好,但脑海中跳出一句话,“如果不能因为热爱而做好一件事情,那就因为做好了一件事情而热爱它”,这句话深深触动了我,让我下定决心去尝试,慢慢网评对我而言,是从陌生到喜欢,从喜欢到习惯的一个“顺其自然”的过程。那时工作很忙,往往只能草率找到选题,然后去创作。就是这样,周末清晨的那一段段生涩文字,会在投稿后石沉大海。然而,2020...
或许“爱”很抽象,但对于网评的热爱是具象的。它是深夜不熄的灯,是拿起就放不下的笔,是字字句句精雕细磨的坚持,是遭遇瓶颈奋力冲破的执着。说起我的网评写作之路,现在回想好像既是意料之外,也是情理之中。说意料之外,是因为今年3月份写作的第一篇网评《念好招商引资“三字诀”》没想到比较顺利就发表了,给了我莫大的鼓励和信心;说情理之中,是因为我始终坚信文字的力量,以前上学的时候喜欢写一些随笔,工作后网评进入...
我是从2019年7月开始接触网评写作,截止目前已发表各类网评作品560余篇,其中既有荆楚网东湖评论、荔枝网等省级主流媒体,也有人民论坛网、宣讲家网等中央重点媒体,也包括《浙江日报》《吉林日报》等报纸。参加工作六年来,我多数时候在街道一线工作,生活简单,因此与网评的相遇相知更多了一分“惺惺相惜”。于我而言,在工作压力日益加大的当下,写网评恰恰给生活增添了不少乐趣,也给自己不断带来惊喜。回想自己写网评的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