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湖北,朋友们第一时间可能不会想到郧阳,但提到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那么郧阳就自然闪现脑海了。水清是郧阳的鲜明特点,但厚重的文化底蕴更是郧阳的独特品格。郧阳,楚文化的发源地,汉文化的摇篮,有3000多年的建城史,素有“汉江明珠”之称,这里留存了从恐龙、人类起源到近代各个历史时期的文物。中国第二汽车制造厂落户于此,境内坐落着世界文化遗产武当山古建筑群。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特区郧阳府于明朝成化十二年(公元147...
在历史的长河中,每一滴水都映射着时代的光辉。在汉江之滨,汉江师范学院秉持传承与创新理念,积极响应国家发展战略,紧密围绕地方性、师范性、应用型的办学定位,与十堰市同频共振,共同绘制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壮美画卷。立足新时代,赓续红色血脉。汉师一支“红笔”,首先是对红色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它源自革命年代先辈们以笔为枪、以文化人,追求光明与进步的坚定信念,如今被赋予了新的时代意义。在教育领域,意味着要...
在“红笔红 汉水清 郧阳美”网络作品征集启动仪式暨调研行活动中,省内外网评大咖云集。借助一支“红笔”,擎举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大旗,笔笔有力,字字精彩,为系统性思考高校思政课教学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循“立德”之道,为党育人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立德树人是“立育人之德”与“树有德之人”的有机统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德是首要、是方向,一个人只有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其才方能...
2024年,汉江师范学院“红笔网友俱乐部”迎来了创建十周年。十年探索、十年磨砺、十年笃行、十年奋进,“红笔网友俱乐部”从默默无闻的小网站逐渐成长为具有鲜明特色的网络舆论引导、网络思政育人、网络文明传播品牌,获得“全国高校优秀网络栏目”“湖北省十佳网评阵地”等一系列荣誉。“红笔”为什么红?奥秘就四个字“坚守初心”。“红笔”网创立时确立自己的宗旨是“以自己手中的红笔承继革命先辈遗志,通过网评作品传播弘...
横空出世架双桥,月恋平湖灯影摇。古邑已沉千尺浪,新城崛起入云霄。桥,是郧阳的特色,也是靓丽的名片,更是一种永不止步的情怀;跨越,是一座桥壮美的身姿,也是郧阳发展进步的写照。从有形桥到无形桥,从“连心桥”到“复兴桥”,一座座桥辉映碧水蓝天、横贯山川沟壑,筑就追梦大道,“桥”见了新时代郧阳文脉绵延、江河绿动、城市变迁。踏在红笔成立十周年、南水北调建成通水十周年、郧阳撤县设区十周年的新鼓点上,这座用...
近日,一堂坚持28年的劳动教育课,引发了舆论关注。据《中国教育报》报道,汉江师范学院43名学生走进湖北十堰市茅箭区劳动教育综合实践基地,在农事导师的带领下,兴致勃勃地学习和体验犁地、蒙地膜、种辣椒苗。劳作之后,在生活导师的帮助下,同学们齐心上阵,切块、裹面糊、热锅冷油、中小火煎炸……一盘盘红薯饼很快盛上,大家在劳动中深切地体会到了团结协作的力量。劳动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内容,是学生成长的必要途...
5月10日下午,“红笔红 汉水清 郧阳美”网络作品征集启动仪式在汉江师范学院举行。今年又恰逢郧阳区设区十周年,以此为契机,来自全国、全省网评专家、优秀作者齐聚汉江师范学院,共同见证郧阳区十年蝶变。十年间,汉师“红笔”网评阵地用丰富多彩的活动凝聚了一批优秀作者,他们紧跟时代,以优秀的笔触共同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的优秀篇章。十年书红心,笔端绽芳华。值此“红笔”十周年之际,回望发展历程,“红笔”汇聚了网络正能...
【唱词内容】千年古道穿城过绿意盎然满城郭守水功德万邦贺护我华夏得太和(流水板)山清水秀如画卷河畔垂柳轻拂面郧阳美名四海显赓续奋斗谱新篇觑看那红光万道紫气千条个个百姓展笑颜越虎啸 探林泉河清海晏【创意介绍】京剧又名“皮黄”主要由西皮二黄两个板式形成,做为十堰地方戏之一的“山二黄”遍布各个县区,和京剧渊源颇深,因此本次创作以京剧形式展现。内容集中体现了郧阳区“生态建设好、党建引领好、护水成效好”。...
2014年9月,全国高校首个网评阵地“红笔网”诞生。十载耕耘,执着不悔。她化身为思政工作“引导员”,利用平台优势,服务学生成长,“强大精神力量”如春风化雨般浸润着学生心灵,让思政教育贴地落实。长期以来,人们对于传统的思政教育模式存在诸多误解与偏见,认为其枯燥乏味、刻板教条。然而青少年阶段正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高校思政工作该如何在新媒体融合发展的新趋势下,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重新焕发新活...
文化品牌是高校软实力的体现,对于提升高校知名度和影响力有着重要的意义。故此,各高校都倾尽全力培育打造文化品牌,以提升自身内涵建设水平以便在激烈的校级竞争中占据优势。在此进程中,知名高校凭借优势已领先一步,普通高校也独运匠心趟出了新路。汉江师范学院“红笔”无疑就是其中的佼佼者。“红笔网”通过网评小切口打造汉江师范学院育人大品牌,逐步成长为享誉全国、全省的文化品牌,其发展经历堪称高校文化品牌塑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