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滴水,诞生于丹江口那浩渺的水域之中。在丹江口源头,我和无数的伙伴们一起,享受着自然的宁静与美好。我们的家清澈透明,映照着天空的湛蓝和周围山峦的苍翠。我们在微风中轻轻摇曳,感受着生命的律动。 从源头出发,我开始了我的旅程。我流经一片片茂密的森林,树木像是忠诚的卫士,守护着我们这些水的纯净。我看着小动物们在岸边欢快地嬉戏,它们无忧无虑的样子让我也感到格外快乐。随着水流的奔腾,我来到了郧阳区。这...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 李媛荣)荆楚多义士,正气美名扬。近日,2024年湖北省网络文明建设创新实践案例调研采风团来到湖北省见义勇为工作中心(基金会)开展座谈调研。会上,湖北省见义勇为工作中心工作人员黎卓新详细介绍了该中心在网络空间道德建设领域的积极探索和创新做法,让采风团对见义勇为典型事迹宣传背后的故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礼遇英雄模范 厚植见义勇为沃土2022年,省政府审议通过了新修订的《湖北省见义...
鄂州,湖北之根,武昌之源。她是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吴王古都,以武而昌;她是呼之欲出的空中出海口,沟通中外,链接全球;她更是武鄂协同发展的标杆城市,核心引擎,澎湃动能。在新时代的宏大画卷中,鄂州市正聚焦“打造国际一流航空货运枢纽,高标准建设武汉新城”两大省级战略目标,勾勒出一幅令人振奋、催人奋进的高质量发展新蓝图。当前,湖北省、鄂州市正积极携手推进花湖国际自由贸易航空港建设相关工作,为推进中国式...
9月2日,《人民日报》读者来信版刊发我校校友网评员文章——《基础设施建好更要用好》。原文如下基础设施建好更要用好《 人民日报 》( 2024年09月02日 第 07 版)随着农村民生工作的不断推进,国家和地方政府投入了大量资金,尤其在基础设施建设上下足功夫,水、电、生态环境等基础设施正发挥着利国利民的实效。但与此同时,某些农村基础设施在闲置“睡大觉”,不仅造成资源浪费,也影响到农业生产。有的地方农村基础设施存在...
9月2日上午8时,主题为“学回信、记嘱托、担使命、建新功”的汉江师范学院2024年秋季开学第一课如期举行。学校党委书记付永昌为学生解读习近平总书记给湖北十堰丹江口库区环保志愿者的重要回信精神,畅谈汉师人为水而迁、因水而兴的过往,以及坚守初心、勇担使命,持续开展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爱水护水节水志愿服务,为祖国培育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时代新人的系列举措,引发师生强烈共鸣和广大网友热议。讲护水之事、传护...
8月21日至8月25日,2024年“湖北省优秀青年社科人才”研修班在武汉举行,在学员论坛上,与会专家围绕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推动社科高质量发展和助力中国式现代化湖北实践等方面进行深入研讨。现摘编刊发学员发言。抓住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新机遇武汉理工大学 余珮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为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湖北实践提供了重要指引。湖北应当坚定不移地参与深化改革与扩大开放,优化区域开放布局。以改革促进全省...
每次讲到与 “红笔”的故事,总会谈到与她的初次见面,2021年6月24日至今,满打满算也已有三年。在我看来,这三年中,“红笔”不仅仅是一个网评写作的平台,她如一个有血有肉的人一般,在我的成长历程中扮演着亦师亦友的角色。希望我与“红笔”的故事于青年大学生朋友们而言能够有一些借鉴和启发,或许,你也是那个与“红笔”、与网评写作的有缘人,并且有机会在网评这条道路上大放异彩。我经常把遇见“红笔”当做是一件很幸运...
今年是郧阳区设区十周年,适逢汉江师范学院建校120周年,为推动汉江师范学院与地方社会融合,促进郧阳区高质量发展,特此建言。一、深化政校合作的意义深化地方政府与驻地高校之间的政校合作是一个多赢的举措,不仅能为地方的转型发展提供人才支撑,更好地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也能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提升高校的办学质量和水平。特别是对高校加快学科专业建设、提升社会服务功能、推进产学研合作等,会起到积极的推...
人若与哪块土地有缘,便会出生到那块土地上,落地生根。我非常庆幸,世间有余家坡这么个小村接纳了我,让我成为有根脉的人。哪怕小到全世界都不会注意到它的存在,我依然感激它,让我落地为人。我曾设想,假如我是刘家门前的一棵槐,或者汉江河边的一块石,几十年后的今天,该是什么命运呢?一直到离开余家坡很多年,我才意识到这些。余家坡翻过梁子,便是生养了祖祖辈辈乡亲的汉江河,人们都叫它大河。妇人们常常约了三五姑...
一支红笔写历史,满园桃李绽芳华。十年春秋,以笔为媒,从创办兴起的以文会友,到媒体融合的重点网评阵地,再到高校网络思政工作的响亮品牌,新时代“红笔”传人执笔书华章,非凡成就标注精神高地,品牌高光承载汉师育才,向融聚力赓续十堰郧阳改革发展故事。以文会友,以友辅仁。“心生而言立,言立而文明”,历史激荡,思想永恒。新时代下,借助网络评论形态多元、受众广泛、传播迅速等特点,“红笔”适应信息化时代深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