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夏季高考已经开启,58岁的梁实第29次踏入考场。这位出生于1967年、1983年首次高考,此后历经成家立业仍未放下大学梦的“高考钉子户”,以自己的“铁脑壳”行为,在网络上引发了不少争议。其看似偏执的坚持背后,折射出的是个体对生命价值的独特追寻,也引发了我们对社会包容度与人生多元性的深刻思考。(6月6日南方都市报)从文化心理学的视角来看,梁实的选择绝非孤立的个例,而是在社会集体潜意识与个体自我实现需求碰...
细心的网友可能发现,热度空前的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苏超”,这个周末忽然“偃旗息鼓”。“苏超”常规赛是循环赛制,所以每轮比赛都会有一家轮空。那么“集体轮空”为哪般?答案就是为高考让路。(6月8日《人民日报》4版)当火热的足球联赛为安静的高考考场“静音”,当绿茵场的呐喊暂歇为笔尖的沙沙声让路,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苏超”用一场特殊的“轮空”,书写了一则关于“守护”的温暖注脚。这份看似“打乱节奏”的调整,...
6月7日,高考首日,云南丽江华坪女高校长张桂梅与学校老师向民警求助,一名考生因晕车无法乘坐大巴前往考场。民警随即驾驶摩托将考生安全送达考场。(6月7日新华网)“教育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6月7日高考首日,云南丽江华坪女高校长张桂梅与老师为晕车考生向民警求助,民警驾驶摩托将考生安全送达考场。这一看似平凡的行动,背后蕴含的是教育者对学生无微不至的关爱,以及来...
6月6日,四川宜宾某中学高三学子出征高考现场,仪式感十足,引发网友关注。校门口,一辆车牌含“985”数字的警车格外醒目,考生们手持向日葵,排着整齐的队伍依次触摸车牌,希望能借此获得好运,考入理想的985高校。(6月7日映象网)各地考生触摸“985车牌”的视频刷屏。与此同时,北大“韦神”的社交账号涌入千万网友,将其评论区变成“高考祝福广场”。有人笑称这些行为是“现代迷信”,但剥开表象不难发现:这不是荒诞的盲从...
2025年全国高考即将拉开帷幕,1335万考生即将迎来这场意义非凡的人生大考。当下,多地纷纷开展全方位的护航行动,从开启“静音模式”、设立护考小分队,到将与考试时间冲突的演出延期等,旨在为考生营造一个安静、舒适的备考环境。这些护航行动,看似细微但彰显的是对考生的爱心关怀,实则从宏观层面体现了对国家考试的使命担当。高考,既是千家万户牵肠挂肚的家事,更是关乎时代发展的国事。为考生家庭倾注关爱,为国家人才选...
近日,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发布2025年第2号预警,明确指出非法“校园贷”卷土重来,严重威胁广大学生的切身利益。这一消息,犹如一记警钟,再次警示人们:非法“校园贷”的阴霾,绝不能再度笼罩纯净的校园。(6月5日新华社)非法“校园贷”,打着“低门槛、高额度、快办理”的幌子,实则是吞噬学生未来的“恶魔”。部分不法网贷平台利用学生涉世未深、消费观念不成熟的特点,以看似诱人的条件诱导学生借贷。一些学子往往因一时...
近日,长春文理高中为高三学生举行了一场“特殊的告别”仪式,高考前最后一节课的下课铃声,由原来的“叮铃”声换成了一段祝福的歌曲。旋律响起,“在场师生悄然拭泪”,泪水中,师生走进了彼此的心里。(6月2日 点时新闻)这场走心的告别仪式,有对校园生活的回忆,更有对学子启程未来的祝福。校园仪式的神奇在于,它可以凝聚情感,催人奋进,增强师生的归属感、认同感。临毕业,以往单调的铃声被精心挑选的音乐注入了特殊含义...
高考在即,6月4日,记者从湖南省残联获悉,全省今年共有200名残疾考生成功申请合理便利。根据省教育考试院规定,湖南将为2025年高考的残疾考生提供一种或几种合理便利,具体包括提供现行考试的盲文纸质试卷、提供大字号纸质试卷、为听力残疾考生免除外语听力考试、优先进入考点考场、设立单独标准化考场,配设单独的外语听力播放设备以及考点、考场配备专门的工作人员(如引导辅助人员等)予以协助等。(6月5日《三湘都市报》3...
6月的长沙暑气渐盛,54岁的环卫工人黄新生握着手机站在树荫下,屏幕上“全部通过”四个字让她眼角泛起泪光。5年跋涉,13门考试,作为湖南湘江新区的一名普通环卫工人,她终于拿到了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汉语言文学专业专科文凭。成绩查询页面弹出的瞬间,5年来在图书馆角落、环卫工休息区、公交车厢里埋头苦读的画面一一闪现。(6月4日《三湘都市报》6版)高考,作为我国选拔人才的重要制度,承载着无数家庭的希望,成为许多人改变...
当城市楼宇间的“屏幕时间”持续挤压着奔跑空间,当体检报告上的体重数值与视力曲线成为家长新的焦虑源,儿童青少年体质健康已悄然演变为社会发展的深层命题。从北京体能俱乐部里攀爬跳跃的矫健身影,到浙江斯巴达赛道上泥水中绽放的笑容,再到广东校园篮球课上传递的团队呐喊,多地正以立体化探索打破“重智轻体”的教育惯性。这种实践是对“小胖墩”“小眼镜”现象的主动破局,也折射出体育教育从“身体训练”向“人格塑造”...